迷失在《危險的靜默》之中


作者:彼得.霍格
出版日期:2010年11月01日
閱讀日期:2010年11月04日
入手方式:試讀活動(感謝皇冠文化與林小姐)

在這個世界上,無時無刻都有聲音存在,即使是最黝黯深沉的黑夜裡,也依然會傳來輕細微小的聲音,訴說著一個個故事。但假若有一天,聲音不再單純只是聲音,世間萬物彷彿都為化樂音流動,爭先恐後地傳達它們所代表的意義,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?

剛開始肯定是十分有趣的吧,能夠輕易聽見萬物的聲音,辨知他人的情緒。可是,人是需要適度放鬆的生物,整日聽著這些永無止盡的聲音,沒有一刻歇停,遲早會像拉得緊直的橡皮筋般,因彈性疲乏而繃斷。雖然我們不得而知,本書中的主角──小丑卡思帕.孔恩在意外發生之後,是如何調適情緒,與自己那過度靈敏的聽覺共存;但在故事開始後沒多久,我們就知道,他極度渴望尋求寂靜,甚至願意為此付出任何代價。

於是,當神秘的小女孩克蘭瑪雅帶著寧靜出現在卡思帕眼前,留下「我被綁架了,去找我媽媽,然後你們一起來找我。」後離去,命運便定下了這趟追尋之旅……不,或許早在更久遠前,早到卡思帕發生那場意外,開始聽得見世界的聲音之時,這一切便業已註定。

身為一個追尋真相者,卡思帕並不是我們慣常看到的正義英雄,他並未擁有崇高的理想,也不太在乎任意行事的後果。從故事中,我們會發現他的行為脫序、瘋狂,總是滿口胡言亂語,彷彿無所畏懼。但他其實更像是一個對世事失望而顯得自暴自棄的人,不相信世上有無私的愛,也不願輕易付出自己的信任。

《危險的靜默》全書給我的感覺極為複雜。看得出來,作者是想透過各種片段與回憶的拼湊,逐漸整合塑造出卡思帕這位主角的性格,但他的敘事思緒卻顯得跳躍迷離,現在與過去間的區隔、角色情緒的轉換,不是過於斷裂突兀,便是連結得太過緊密,且並未明確地確立出不同的時間點。因此在閱讀之時,常讓人感到疑惑,究竟作者所描寫的,是正在發生的事,還是往日的回憶?讀者只能任由作者的文字帶領,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迷濛大霧中漂浮前進,捉摸不清自己身在何處。

所以,我讀得異常辛苦,往往不到幾頁就恍神分心,或是忍不住回頭翻閱,一邊思考著:是我漏掉了某些句子還是情節嗎?一邊斷斷續續地閱讀,試圖從文字中尋出脈絡。但它其實又不是真的那麼糟,除掉作者安排的龐大陰謀(近來我越來越討厭在小說裡看到陰謀論了,雖然陰謀人人都愛,但雷聲大雨點小的陰謀,實在讓人感到失望無力)與對於神性的追尋之外,我還蠻喜歡那些穿插在書中的意味深遠的句子(節錄於下),也覺得作者特意以一個又一個的巧合,點出我們人一生其實就是一再地重複相同之事的論點,十分有趣。

總而言之,作為一本小說,《危險的靜默》無疑擁有許多令人詬病的缺點。但若是你重視書中具啟發性的句子,更勝於故事情節的流暢,那麼,或許它會很適合你也不一定。

個人喜愛度:★★

◎齊克果曾寫道,禱告請求上帝原諒這行為當中有個問題存在,那就是一個人之所以會禱告請求上帝原諒,似乎是因為心中其實不太相信上帝早就已經什麼都原諒了。(節錄自試讀本P.87)
◎人總會犯這種錯誤:驚世駭俗之事只要披上平凡的外衣,人就會視而不見。(節錄自試讀本P.104)
◎基本上,世上每一個人──包括你我──都是資訊狂,一看見電話有留言就立刻想聽、一看見電子信箱有新郵件就立刻想點閱、一看見信箱裡有信件就立刻想拆開來看,不管是吃飯吃到一半、做愛做到一半,還是嚴刑拷問到一半。(節錄自試讀本P.113)
◎我們每個人都想把「單一重複」妝點成「多采多姿」,可是要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與眾不同,必須耗費非常多能量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相似,我們的勝利很相似,我們的痛苦也很相似。(節錄自試讀本P.163)
◎愛也許真的是永恆的,可是愛的面貌永遠都在改變。(節錄自試讀本P.169)
◎如果人性中有罪惡的一面,那麼罪惡一定也是上帝創造出來的,否則我們不可能在這裡,否則人類不可能存在,只要人類存在,的缺點也就一定存在。(節錄自試讀本P.190)

【延伸閱讀】
[試讀] 危險的靜默 -- 外尋不到的寧靜(BY Draq)
哪裡危險?《危險的靜默》(BY 栞)
【試讀】危險的靜默:我在文字中迷路(BY 顏玲)
徒具野心的負面教材──讀彼得.霍格的《危險的靜默》(BY 鎮長)
《危險的靜默》讀後感(BY 余小芳)
試讀:《危險的靜默》(BY 苦悶中年男)

【彼得.霍格作品】
危險的靜默(博客來網路書店)
情困伊甸園(博客來網路書店)
情繫冰雪(博客來網路書店)

0 回應:

◎感謝來訪,歡迎分享你的想法!
◎勾選「通知我」可以避免遺漏後續回覆的訊息
◎別忘了留下大名、連結等資料,我才有機會多認識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