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長的逃亡之旅──《逃亡者》


作者:折原一
出版日期:2010年12月22日
閱讀日期:2010年12月30日
入手方式:試讀活動(感謝高寶書版與曾小姐)

十五年說長不長、說短不短,感覺起來似乎好久好久,卻又總在不經意間一晃眼過去。十五年的時間,能讓剛出生的嬰兒成長為青少年,更幾乎是貓狗的一輩子;而對於在日本犯下殺人案的兇手們來說,十五年是一個關鍵數字,它代表著法律對殺人罪的追溯時效,是永遠逃過法律制裁的年限。日本許多推理作家、劇作家都以此為題材,寫出膾炙人口的精彩作品。

《逃亡者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,它同時也是以1982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案件「松山市酒女兇殺案」,逃亡了十四年多之久的兇手福田和子為藍本寫成的故事。故事敘述主婦友竹智惠子與友人約定交換殺人,卻在殺害對方的丈夫之後,隨即遭到警方逮捕。在警方疲勞轟炸般的偵訊下,智惠子抓住一閃而逝的契機,就此展開她長達十五年的逃亡之旅。她不僅要躲過警方的追捕,還得逃離暴力丈夫的追殺;她必須隱姓埋名,儘可能不引人注目,日夜提心吊膽,時刻提高警戒,隨時準備好在追捕者上門時拋下一切。她相信,只要撐過這十五年的時光,她就能夠迎來幸福快樂的全新人生。

作者折原一採用的述事手法,並不是單純只將焦點朝向主角智惠子的逃亡經過,而是選擇從不同的角度──有時是刑警安岡、有時是智惠子、有時是智惠子的丈夫友竹洋司、有時則是某人採訪各關係人的問答──檢視眾人(包括智惠子自己)對這趟逃亡旅程的想法、感受和經歷。隨著時序轉換,我們可以讀到智惠子如何在日本各地輾轉流亡,遇見各式各樣的人們;也能讀到安岡如何鍥而不捨地進行追查,甚至退休後還住到案發地點附近,每日巡視智惠子曾經留下的足跡。而那名不知名採訪者所進行的問答,不但適度補充了情節中的缺漏,更悄悄為結局埋下了令人訝異的重大伏筆。

在這五千多個漫長的日子裡,智惠子孤身一人,沒有身份證明,只能依靠假名生活,一邊辛苦賺取生活費,一邊還要防備隨時可能被人認出的危險,即使有什麼病痛,都不能就醫,雖然生活在都市人群之中,卻有如立足於孤崖峭壁之上。我邊讀忍不住邊想像,若是換作是我自己,能夠忍受過這樣猶如驚弓之鳥的生活嗎?我想答案是否定的,這樣的生活看似自由,其實跟困在牢籠裡沒什麼兩樣,與其在這樣虛假的自由裡擔心受害,我會寧願留下來接受審判,把事情做個了結。不過說是這樣說啦,等到真正面臨抉擇的時候,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也難講,真的只有遇上了才知道。

書中智惠子提到,在自己的人生中,每往一個階段邁進,都有數不清的二選一抉擇在等著。無論選擇哪一邊,結果都是不好的。感覺上我的人生像是一盤整人惡搞的大富翁,不管選哪邊,都是倒大楣。(節錄自P.35)這段話讓我想起曾經讀過的遊戲小說《美麗的小錯誤》。是的,人生就好像一條有著無數分岔的路,選擇哪邊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,事先完全沒有人能預料,我們只能一再地埋頭前進,即使日後遺憾、後悔,那依然是自己所做出的決定。但若是將像智惠子一樣,消極地將所有錯誤推到「惡運」上頭,那也未免太不負責任。

以十五年追溯時效為題的推理作品有很多,描寫的角度與談論的焦點也各有不同。但我一直覺得很疑惑,究竟為什麼要設定這個追溯期限呢?是為了降低警方人力、物力的消耗?可是,難道殺了人,過個十五年,就能當做沒這回事嗎?設定這樣的期限,感覺好像特意在為罪犯留下脫逃的後門。不過,上網查過資料後發現,日本已在今年(2010)修法取消時效限制了,反觀我們台灣刑法,目前仍有追訴期限(原本是二十五年,在民國95年修定延長為三十年),且本月初也剛傳出因追訴期滿而判免訴的新聞

個人喜愛度:★★★★

【延伸閱讀】
試讀:《逃亡者》(BY 苦悶中年男)
《逃亡者》動機神馬都是浮雲啊…(BY 夏夏)
自由的代價 - 《逃亡者》折原一(BY coccus)
雷聲大、雨點小,但還是有趣──《逃亡者》(BY 栞)
NO.455 簡談敘述性詭計於本作的手法成效。折原一《逃亡者》(BY Heero)
《逃亡者》博客來 嗜‧讀本 活動(不讀會死毒舌俱樂部)
※連結內有眾家精彩試讀書評~

【折原一作品集】
逃亡者(博客來網路書店)
異人們的館(博客來網路書店)

0 回應:

◎感謝來訪,歡迎分享你的想法!
◎勾選「通知我」可以避免遺漏後續回覆的訊息
◎別忘了留下大名、連結等資料,我才有機會多認識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