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葛拉罕.摩爾(Graham Moore)
出版日期:2011年12月20日
閱讀日期:2011年10月19日
入手方式:掛名推薦(感謝高寶書版與林小姐)
西元1887年,偵探「夏洛克.福爾摩斯」誕生於亞瑟.柯南.道爾筆下。他的出現,不僅在當時風靡了全英國,更就此成為推理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人物。直到一百多年後的現今,他的故事依然為世界各地的推理迷們所津津樂道,並相繼改編搬上銀幕;而與其相關的各種著作、續作、仿作、致敬作等,更有若雨後春筍般紛紛現身,延續廣大福迷的熱情。
《福爾摩斯俱樂部》(The Sherlockian)也是如前述所提及的「福爾摩斯」相關作品之一,不過它並非是一本以福爾摩斯為主角的續作或仿作(正確地說,福爾摩斯從未在書中出場),而是將鏡頭瞄準福爾摩斯的創造者──亞瑟.柯南.道爾,以其遺失多年的日記為核心主軸,所發展出的一連串解謎故事。
2010年的現代,集合了世界研究「夏洛克.福爾摩斯」權威的組織「貝克街分隊」,即將展開一年一度的聚會。這一年的聚會和往年大不相同,原因是分隊裡的其中一位會員──亞力克.卡雷,聲稱即將在晚會上公開柯南.道爾爵士那本失蹤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日記內容。這項訊息發布後,立即在全球福迷中掀起旋風,所有人都在期待日記裡隱藏的祕密。究竟日記裡是否記載著柯南.道爾爵士在「賜死」福爾摩斯十年後,再度創作福爾摩斯系列作品的真正原因?然而,聚會當日,這名會員卻被發現死在飯店房間中,那本即將被公開的日記則不翼而飛。
另一方面,在1900年的英國,柯南.道爾「賜死」福爾摩斯已經過了七年,這段期間裡,他雖然一直持續創作其他作品,卻也不免一再收到福迷們的哀悼與請求,希望他能讓福爾摩斯「活回來」。但好不容易才擺脫福爾摩斯的道爾爵士,怎麼可能讓他再回到自己的生活?正當道爾爵士滿足於自己夢想許久的新生活時,一顆郵件炸彈卻毀了他的書房,而炸彈包裹裡則附著一張倫敦兇殺案的剪報。到底是什麼人寄炸彈來攻擊他?剪報裡報導的兇殺案,又和寄件人有什麼關聯?而這段時間裡又發生了什麼事,讓柯南.道爾重拾撰寫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的想法?
全書以章節作為分隔,穿插描寫1900年與2010年兩條主線事件,隨著1900年道爾爵士經歷的事件逐漸揭露,2010年追尋柯南.道爾的日記之路也慢慢步向尾聲。不論故事裡的真實度有多少,我們都得以透過作家之筆,來到二十世紀初的霧都倫敦,親眼見證柯南.道爾與布蘭姆.史托克(《德古拉》作者)的所思所想、一舉一動,共同感受世紀變遷、時代改變的哀愁。
雖然結局發展完全不出人意料的老套(日記大概也只能這樣處理吧……大多數這類型的作品,末尾的處理方式都大同小異,我真的很希望能看到不一樣的發展啊!),但故事情節本身的精彩流暢、解謎過程的合情合理與真相的數度翻轉,整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瑜。特別是書中提及福爾摩斯系列作品的經典片段、每個章節引用的句子(大部分是福爾摩斯系列作裡的,也有少部分他人著作),以及利用柯南.道爾爵士這段時間的經歷,來解釋其後期作品風格的轉變原因這點,都讓人十分印象深刻。
個人喜愛度:★★★
◎他的讀者其實並非真心想贏。他們只是想一路與作者纏鬥、測試自己的機智,卻又不想贏。他們想被蠱惑。(節錄自第三章)
◎相對於故事裡的世界,真實世界毫無道理可循。暴力與死亡隨機發生,無從預防,無法阻止。但是所有推理小說皆遵循一條鐵律、不得任意破壞:那就是故事必須有解答。因為我們需要相信世間萬物都是可知的。正義是否伸張倒是其次,但給答案是強制義務。(節錄自第三十四章)
【延伸閱讀】
→ 連結現實與人心的關鍵。《福爾摩斯俱樂部》(BY 臥斧)
→ 《福爾摩斯俱樂部》是追逐浪漫的極致?!(BY 青蛙巫婆)
【葛拉罕.摩爾作品】
→ 福爾摩斯俱樂部:消失的日記(博客來網路書店)
0 回應:
◎感謝來訪,歡迎分享你的想法!
◎勾選「通知我」可以避免遺漏後續回覆的訊息
◎別忘了留下大名、連結等資料,我才有機會多認識你!